新编昆剧《曹雪芹》观后漫笔——承典师范 应时创新

时间:2023-06-30 13:31:58阅读:1152
近日,观赏了由北方昆曲剧院创演的别具一格、不同于寻常艺术样态的《曹雪芹》,脑际中尚遗响着观众热烈掌声的时刻,笔者难抑睹新之快、审美之悦而走笔略抒浅见拙识。其一,剧作旨意与结撰的独到之处。叙说才华横溢、
  • 歌手曹雪是90后,毕业于辽宁省戏曲艺术学院,2008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《确定一定以及肯…

近日,观赏了由北方昆曲剧院创演的别具一格、差别于寻常艺术样态的《曹雪芹》,脑际中尚遗响着观众热烈掌声的时刻,笔者难抑睹新之快、审美之悦而走笔略抒浅见拙识。

其一,剧作旨意与结撰的独到之处。叙说才华横溢、命运多舛的曹雪芹自然离不开博大精深、百科全书式的《红楼梦》。两者如何联结,写甚么、怎样写,考验每位编者的睿智与才情。该剧以《隐西山》《忆红楼》《绘纸鸢》《逝香山》四幕构篇,由中年曹雪芹饱经世事沧桑、人生百态以后隐居西山写起。面对苍茫群山峻岭,耳听钟鸣僧颂,沉思中儿时的欢快情景如在眼前:江宁织造府的繁华、“抓周”庆生、亲友祝贺的炽热、少年曹雪芹与两小无猜的芳卿,踏青放风筝的怡然天性……陡然,石破天惊,家被官府查抄,族人奔散。少年宝玉、宝钗、黛玉等众家女子的倩影也逐一显身,因而伏案秉笔。二幕《忆红楼》选了四个场景:宝玉遭贾政暴打,黛玉探宝玉,赠帕题诗;黛玉葬花;宝玉与宝钗大婚;黛玉死。三幕前加了一个楔子,写失散多年的芳卿归来,二人相聚、相依、相濡以沫。三幕《绘纸鸢》设了三种情景:曹雪芹与西山百姓友爱相处,为乡邻医病,教他们绘纸鸢、助营生;周济穷困画家于叔度;拒绝高官王大人举荐去皇家画院献艺谋生。四幕《逝香山》,瘟疫肆虐,曹雪芹山中采药以救众生。深秋之夜,小儿病亡,夫妻凄苦相伴,悲叹人生。曹雪芹仰首苍穹,苦诉悲情,面对哀声遍野、穷病百姓,空负一身才艺却救不了乡邻、救不了儿子,悲怀不已,壮志难酬,惟有一部《石头记》表其心志:“人世苦难着不停,俺注鬼神·惊笔永不休!”撒手尘世于芳卿怀中。

由此简略的情节状述中,我们可见作者独具的艺术匠心:围绕曹雪芹的生命行旅与心态过程选取《红楼楚》中相关首要人物的命运轨迹,与之巧妙地相勾联叠合,一则集中笔墨着力张扬曹雪芹的贫贱不移、不阿权贵、磊落襟怀、济世为民的精神追求与高尚人格,同时不差笔墨地表征了作家与作品间的生命肌理。

其二,寻求一种现代昆腔歌舞诗画的艺术样态。就全剧的艺术显现而言,显然与人们通常对昆曲的审美定势有别。不要说与《牡丹亭》《長生殿》等经典相较,就是同剧院前些年创编的上下本《红楼梦》亦各逞其妍。该剧着眼于当代文化视阈下的审美趋向,从“破圈”“跨界融合”之思维,强化了舞蹈、交响乐、多媒体等艺术元素的融入。在力图营造适意、传神、诗化的艺术期愿中,大量运用古典舞元素及形态,造境、抒情、过桥、联结、衔接贯通。与之相伴的是幕间唱、伴唱、独唱、群唱,宾伴主人公之演唱如影随形。再加以交响乐队营造的厚重音境,多媒体应时参任,给人们一种强劲的现代歌舞剧的审美快感。

北方昆曲剧院半多世纪以来,始终坚持继承与立异,打磨了南北昆之优异折子戏二百余出,力图精致入微。精心打磨演出《牡丹亭》《長生殿》《桃花扇》《西厢记》等经典。近些年来,老、中两代艺术家相继谢世和退出舞台,一大批青年才俊接续而来,他们向南、北昆诸多名家拜师求艺,南北相融,才艺益隆。剧院在新创剧目的选择上,始终坚持与时代共振,与人们的审美需求相交汇,不竭推进艺术立异。如同其他剧种相较,昆剧最难于表现现实生活,而北昆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排演了《红霞》《飞夺泸定桥》《师生之情》;近年又排演了《陶然情》《林徽因》等,排演了外国民间故事剧《夕鹤》,现代寓言剧《偶人记》等,这些剧目在艺术样式和舞台显现上与古代有很大差异。获得国表里广泛声誉的上下本《红楼梦》的成功,能够说是积淀了几十年守正立异经验之艺术结晶。

说不尽的《红楼梦》,《曹雪芹》可谓《红楼梦》的承续与延伸。这个创作团队大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。总导演兼编剧吴蓓对戏剧、舞剧、音乐多种艺术品类有着深入的实践积累,她在全剧总体风格的把控与各类元素的融合,舞蹈编排的构思布局与形式表现,大框架与各局部的交叉,实与虚、事与情的流转,疏密浓淡的调适,均致畅达俊朗、蕴飘风逸,尤其剧中将曹雪芹与芳卿、贾宝玉与林黛玉两对恋人的离合悲欢交织、交叉、相生、相惜,铺陈得浑然天成。

雪芹?红楼?亦真亦幻,传神见情。歌词按律填词,规范雅正,畅达晓明,因景情、人更替而生之伴唱、独唱、对唱、联唱、群唱等均显其个性与情来。唱腔设计为功力深厚的昆曲作曲家王大元,他又是著名笛师,熟稔场上之曲,所谱之曲守法而不泥古,沿情境而婉转、深沉而流丽。饰演曹雪芹的袁国良乃是昆剧名家计镇华的弟子,当今中青年优异昆生之代表,他对人物性格心态的体验与表现,沈籍悲悯而又旷达硬朗,更强化了刚劲挺拔、激越苍凉的北昆声腔特色。饰演芳卿的马靖、饰演贾宝玉的翁佳慧、饰演黛玉的朱冰贞、饰演于叔度的张欢、饰演贾政的杨帆、饰演薛宝钗的王丽媛、饰演序曲女的张媛媛等,都是北方昆曲剧院的当家生、旦青年才俊,正可谓群星灿烂。舞美、灯光、音响、服饰、造型等各称其职,陪衬合体,诚为一次成功地艺术立异实践,一次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审美之旅。

其三,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课题。沐浴着国家繁荣昌盛新时代之璀璨阳光,昆曲艺术生机盎然,天下昆剧队伍壮大了,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观众。在当代文化审美视阈下,昆曲的样式是一花独放好呢,还是百花竞妍好呢?昆曲之美的核心是“有声必歌,无动不舞”,现代昆曲怎样歌、如何舞?诚然,这只能由时代、汗青、实践作出回答。北昆新创演的《曹雪芹》同其以往若干新编剧目一样,尽管非十全十美,有待继续加工提升,但其表现了北昆人的一种担当,一种精神。